:::

《徵稿》《中外文學》徵稿啟事三則

校外活動
張貼人:工讀生公告日期:2017-01-05
 徵稿啟事一

再思「殖民無意識」

預計出刊:20183

 

曾在人文學界帶動大規模思想重整工作的殖民、後殖民議題,近年似有力道衰微的態勢,在論述建構的能見度上似乎未若全球化、世界主義、新帝國、新自由主義、恐怖主義、文明系統間的絕對差異、以及泛區域主義等問題意識。然而證諸當前世界局勢,從經濟勢力合縱連橫所企圖勾勒的新國際關係地理、到區域軍事防堵策略所暴露的舊世界史觀,從大都會中幾乎已成生活日常的恐攻事件、到偏遠邊境內國家機器對少數族群的壓制,從難民危機到種族衝突,從生存空間被強佔到集體存有記憶被抹除──在解殖民、後冷戰、後9/11、後歐盟的今日,卻也見證了殖民歷史的多重疊影、幽微復返。不僅如此,許多跡象都顯示,顯性與隱形的「殖民」非但未曾歇息,反而以各式姿態、樣貌出現在此刻的世界圖誌,而其格局已不限於過去的殖民國與被殖民地,更被複製或轉化為國家框架下的內部殖民、跨國性區域殖民、甚或是特定群體以正義或文化主義為名所輸出的歷史情感霸權。

本專輯以為,人文學科有必要重拾此一課題,在處理全球風險、新自由經濟邏輯、難民潮餘波之際,納入關於新型殖民主義的批判,以深化關於當代現實之理解。而除了針對歷史脈絡及地緣政治的評析,亦有必要檢視思想上的殖民無意識,其對象不僅應包括各個殖民機制背後可能的認識論撐架或文化意識形態,更可包括任何標榜進步性卻仍挾帶本位主義的思維體系。

另一方面,本專輯亦主張積極翻新相關討論的切入方法。不可否認,至少自1980年代起,殖民問題便以體制化之姿匯聚學界論述能量,而殖民論述分析、後殖民研究等領域也曾深刻檢討自身方法論。本專輯除了認為殖民無意識問題仍具有迫切性,也意識到,唯有同時針對論述工具做出自覺性反省,方能有效更新此一題目的思辨視野。

以下子題提供參考(歡迎自行提出不在此列的題目):

 

──歷史現實中的「殖民無意識」,尤其過去甚少被注意的事例

──特定哲學傳統、思想家的「殖民無意識」面向

──特定學科傳統的「殖民無意識」

──泛區域主義或特定情感政治論述與「殖民無意識」

──現、當代人權主張與「殖民無意識」

──通俗文化生產、流通體系的「殖民無意識」

──環境正義論述與「殖民無意識」

──從法律介面看「殖民無意識」

──從馬克思主義看「殖民無意識」

──對於殖民、後殖民問題之論辯方法的反思:例如,「殖民無意識」作為論述框架,與「新自由主義」、「恐怖主義」、「難民危機」等問題意識可否相輔相成

──近年新興批判理論(後人類理論、動物研究、新物質主義等)對現代性思維中「人」的概念提出質疑,是否有助吾人思考「殖民無意識」問題

 

有意投稿者請先撰寫論文提要800字寄至本刊編輯部。完整論文截稿期限為2017715日,稿件請逕寄《中外文學》編輯部。對專輯規劃方向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與專輯主編聯繫。(專輯主編:劉紀蕙、Alain Brossat、陳春燕)

 

 

 

徵稿啟事二

主體性介入:哲學與政治的位置

預計出刊:201712

 

面對當今全球局勢,哲學還能夠做什麼?哲學僅只是學院中的工作嗎?哲學如何介入政治性行動?如何思考政治難題?

法國當代哲學家巴迪烏(Alain Badiou)清楚而自覺地介入哲學,也介入政治。除了《存有與事件》(Being and Event)、《主體理論》(Theory of the Subject)、《世界的邏輯》(Logics of Worlds)幾部關於真理、事件、主體、存有與數學本體論的系統性著作之外,巴迪烏也重新探討柏拉圖、斯賓諾莎、黑格爾、海德格、維根斯坦、拉岡、阿圖塞等人的思想,與當代哲學家商榷關鍵概念,包括拉岡、阿圖塞、德勒茲、洪席耶、儂曦、阿岡本。這些哲學性的介入,也是巴迪烏政治思考的起點。早自法國68學運期間,巴迪烏就參與成立了毛派左翼團體,是少數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針對中國革命與毛澤東思想研究進行理論化工作的西方學者。八十年代開始,巴迪烏與人類學家拉薩路(Sylvain Lazarus)與政治運動者米歇爾(Natacha Michel)成立社會運動團體,持續積極介入移民與勞工問題;近年來更針對全球化金融危機以及民主危機,提出對於資本主義以及民主制度的反思,評論佔領運動以及恐怖主義,提出重估「共產主義理念」的論點。

本專輯希望邀請學界同仁,針對全球脈絡下台灣與東亞的在地處境,從不同角度進行與巴迪烏的對話,思考哲學與政治如何能夠以主體性的行動介入我們的當代。有意投稿本專輯者請先撰寫論文提要800字寄至本刊編輯部。完整論文截稿期限為2017531日。(專輯主編:劉紀蕙)

 

 

 

徵稿啟事三

新公民運動中的藝術、政治、與文化

預計出刊:20179

 

亞洲近年社會改革與抗爭運動爆發出的創意,不僅展示出文化藝術改變人心取向與價值的能量,也同時體現出許多政治實驗的複雜過程,甚或導致新的社運和社群文化的形成。亞洲和世界上許多的改革與抗爭運動中,似乎都能看到文化、藝術與政治的結合。在過往的社會運動中,文化與身份政治、住房/生活等權益、爭取民主等訴求,通常會被理解為互不相關、獨立的運動和議題。現在是甚麼因緣際會把它們連結起來,甚至令新的社會改革文化和意識形態族群得以形成?是否因新一代文化工作者積極介入政治?是社交媒體的出現催生了跨界別的互動?這些新的互動平台與「一起搞」DITDo It Together)的文化,能夠帶動新一代參與者去嘗試更多元的運動論述和方法,以及更深化的跨領域、跨階層等的聯盟和合作嗎?

面對新自由主義發展大幅度的空間改造,觀乎亞洲各地受都市更新威脅的城市社區和面對基建發展拆遷的農村社群等的運動,都多了採用文化抗爭與反思的維度。這些運動都不約而同地通過保育文化底蘊與生活方式,文化空間歷史的去殖與重塑,生態與文化社區營造等論述與方法去推展。

反過來說,像後殖民身份政治、表達與創作自由、文化政策改革與文化公民權的爭取等運動,也增加了空間政治的維度。重奪藝術、文化、社區、歷史的空間與物質條件,也都變成了文化運動實踐的手段與目標。文化運動都不約而同地通過重奪空間傳釋、使用、擁有權,爭取空間的開放性,民主參與規劃、設計、創建和改造公共空間等實驗去體現重塑、轉化、開創文化圖像,話語和記憶,以致空間、體制和政策等目標。

本專輯旨在探討文化、藝術和政治運動與論述具體地在亞洲產生的在地理論與實踐,並闡述它們重疊結合的脈絡、方法和理論基礎。題目可以廣泛地取材於不同規模與形式的文化、藝術和政治介入等,切入點也可以從文學、電影、視覺、行為、裝置等不同藝術媒介的參與、和文化研究、建築、規劃、地理、社運研究、文化政策研究等不同領域的不同批判理論去展開與結合。參考理論可以來自於但不限於以下學者:Chantal Mouffe, Ernesto Laclau, Alain Badiou, Jacques Rancière, Walter Benjamin, Gilles Deleuze, Félix Guattari, Jennifer Robinson, Ananya Roy, Wendy Brown, Michel Foucault, Mark Purcell, Verta Taylor, Hank Johnston, David Harvey, Neil Smith, Jamie Peck, Adam Tickell, Nik Theodore, Neil Brenner, Jeffrey Hou, Don Mitchell, Stephen Duncombe, Keri Smith, Kenneth Bailey, David Darts等。

有意投稿本專輯者請先儘量撰寫論文提要800字寄至本刊編輯部。完整論文截稿期限則為2017131日。(專輯主編:司徒薇、陳允中)

 

 

 

 

論文來稿注意事項:

 

1. 請一律另紙註明作者姓名、職銜、通訊地址等個人資料,正文中請勿附上足以辨識作者身分之資料,以利審查作業。

2. 請務必提供:a)中英文關鍵詞 5-10個;b400字以內的中文摘要;c200字以內的英文摘要;d)論文英文標題;e)作者英文姓名拼法。

3. 
除非專題編輯另有要求,論文正文字數限制一律為一萬字至兩萬五千字。

4. 論文審查錄取與否均將專函通知。本刊不接受一稿兩投,故未獲知結果前如欲另投他處,請及早通知本刊撤銷投稿。

5. 若為專題投稿,請注意截稿日期;若為一般論文投稿,則無截稿時間。

6. 論文撰稿格式,請見本刊論文體例。

(台大外文系首頁:http://www.forex.ntu.edu.tw/main.php,進入後請點選中外文學)

 

 

投稿請寄:

台北市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台大外文系中外文學季刊社

或以電子郵件附件方式寄至forex@ntu.edu.tw

(請務必註明「投稿中外文學」)

 


 
最後修改時間:2017-01-05 PM 2:41

余光中老師
cron web_use_log